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建先锋网

北外党委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2022-04-13
1105

3月1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王定华主持召开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会议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推进“双一流”建设等内容展开学习交流,并结合学校实际,深入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校领导、党委常委、全体党委委员参加会议。

王定华指出,今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两会”全面客观总结了2021年的工作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于我们准确把握2022年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定华从三个方面谈了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一是提高站位、开阔视野,从国际国内全局认识我国教育工作。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汹涌而来,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俄乌冲突影响世界,各种思想思潮交流、交融、交往、交锋,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之际,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尤其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社会保障,做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教育工作也是我们国际国内大局中的重要任务,关乎中华民族未来。抓教育我们要了解大势,了解全局,要对国际社会热点加大分析研判力度,并抓住契机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各方面支持。

二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从教育发展大势中明确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公平和质量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贯穿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努力服务国家战略,在学科布局、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发展,为国家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做出北外贡献。

三是对标对表、狠抓落实,平稳较快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学习“两会”精神,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落实”。我们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全国“两会”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们重要回信精神,此外,还要对标对表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提前谋划,狠抓落实,秉持“人才强校、学术兴校、全球立校”战略理念,让各项措施能够落地落细落小,生根开花结果。

王定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我们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明确形势、鼓足干劲、做好未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北外要立足新形势、面向新时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建功立业,发挥更大作用。

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指出,“人民、人才、人类“的主线贯穿了近期的重要工作,他结合2022年“两会”精神的学习,从三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

一是聚焦“人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好“六稳”和“六保”。而“六保”“六稳”之首是就业,保就业,稳就业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同时,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脱贫行动,这是中国为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此外,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也节节攀升,国家层面减税降费1万亿,农业补贴200亿,新增1100万就业,这些数字的背后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的体现。

二是聚焦“人才”,即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是教育,核心是“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大学肩负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培养主力军的责任。北外“双一流”建设要瞄准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从落实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来定义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工作,心怀国之大者,构建北外发展新格局。

三是聚焦“人类”,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今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第九个年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更多聚焦对人类,对未来共同的关注和担当的内容。特别是“双碳”目标的提出,这是我国政府做出的艰难而重大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也为世界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杨丹强调,北外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基点,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心怀国之大者,扎实推进建设,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构建未来发展的新格局,在新的时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表示北外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突出特色,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优化学科内涵、提升精神内涵、强化创新内涵,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表示,北外“双一流”建设要写好外语专业建设和非外语专业建设两篇“大文章”,抓好北外“101工程”建设,培养高端全球治理人才,并以“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为目标,深入推进学术研究,产出优秀学术成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志钢表示,北外要坚定“国际化、重特色、高水平、综合型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目标,认真落实战略举措,将“双一流”建设和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十四五”规划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共同谋划。党委副书记苏大鹏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述的理解,强调我们要走好和走稳“五个必由之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指示精神的学习体会,表示学校要把握好“管”和“放”的关系,化压力为动力,全力维护师生身体健康,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表示,北外作为外语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学术领域和社会服务方面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北外智慧。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培元表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都要加固长板,补齐短板,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要教育引导学生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助力实现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目标。

会上,党委委员、综合改革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汤哲远介绍了北外“双一流”建设方案情况,表示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国家战略,解决国家急需,瞄准世界一流,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全力做好工作落实,推动“双一流”建设落地见效。党委委员、专用英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侯俊霞在发言中表示,实现外语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注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外语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思考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外语教学改革。学校要高度重视“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胜任力的提升,让外语教育大有可为。

党办校办、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